杨灿明:逐梦共同富裕的十年实践

来源:二十大专题发布时间:2022-09-29

9月29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教授的研究成果《逐梦共同富裕的十年实践》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发表。全文如下:


核心提要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于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特征的全新阐释,不仅明确了未来需要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也说明了当下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这对新时代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经济思想提出的共同富裕“两步走”战略,从顶层规划的角度描绘了未来发展蓝图,给予了全体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符合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能够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在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的共同富裕。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身体力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力不断加强,为全人类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灿明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国家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逐梦共同富裕的这十年实践中,习近平经济思想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等问题,并且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不懈奋斗的拼搏精神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断努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答时代之问

  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之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切实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也标志着未来解决矛盾的方向和重点发生了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仍在提醒人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城乡差距、区域差异、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依然存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回答了新时代要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的时代之问。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和国内国际形势的把握,明确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提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在共同富裕实践探索的这十年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以政治参与、文化生活、道德伦理、哲学艺术为代表的社会精神生活之间依然存在差距。而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下,共同富裕既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同时,从共同富裕的阶段性和地区差异来看,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于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特征的全新阐释,不仅明确了未来需要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也说明了当下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这对新时代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两步走”战略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对推进新时代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其进一步明确和重申,强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后,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路径的顶层设计,也是实现人与人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共同富裕的顶层规划。与以往的总体布局相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更多地强调了人与自然也应该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是从系统性思维的角度出发,要求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一个幸福、健康、宜人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让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打赢蓝天保卫战,更是创新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规划,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框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宣告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也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推动共同富裕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擘画了共同富裕的“两步走”战略:从2020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后提出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战略部署。在第一步战略规划中,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对应,指明了人民生活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方面有着明显改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显著缩小;在第二步战略规划中,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与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对应,指明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远景。习近平经济思想提出的共同富裕“两步走”战略,从顶层规划的角度描绘了未来发展蓝图,给予了全体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符合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能够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一往无前的伟大合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的共同富裕。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还须进一步改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才能为共同富裕奠定强大的财富基础,只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分好“蛋糕”,才能为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而这些就需要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实现。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旨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五位一体”建设更高效率、更可持续地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共同富裕在物质层面目标的实现,还能够促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为人民谋福祉,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目标和动力,让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契合新发展理念。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这十年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创新方面,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重大变化,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高技术产业体量、高技术产品质量、高技术产业基础和创新创业创造活力都有显著增强。在协调方面,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服务业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显著增加;需求结构稳定改善,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80%;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在绿色方面,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取得良好成绩,单位GDP能耗显著下降,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绿色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空气质量不断优化。在开放方面,在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理念的指导下,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建立了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在共享方面,坚持人人参与建设,人人共享成果,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下降,就业形势有所改善,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总的来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局势紧张、气候灾害频发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依托新发展格局,落实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实践进程。

坚持中国式减贫奠定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基本标志,全党全国全社会全面动员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明确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这十年减贫与巩固成果的过程中,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系列扶贫开发战略规划,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为全球贫困问题的治理和减贫目标的实现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八年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一方面兑现了党和国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另一方面也为继续探索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现实基础。
  首先,脱贫攻坚形成的伟大合力、伟大精神将继续推动全体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全党全国全体人民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为指引,在不懈奋斗中形成了一往无前的伟大合力,这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继续指引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去。其次,脱贫攻坚创造性形成的一系列扶贫举措将更好地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五个一批”的帮扶举措、“六个精准”的帮扶思想、“四个不摘”的帮扶政策等一系列扶贫举措,既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整体面貌,也稳定巩固了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这对继续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再次,脱贫攻坚解决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基础。“两不愁三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解决这一问题实质上就解决了共同富裕中部分群体的基本物质需求和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分配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富足精神文化等促进共同富裕才有物质基础。最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共同富裕迈出了新步伐。两大战略在政策规划上的有效衔接一方面反映了未来工作重心的转移,另一方面也将持续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扎实推进城乡共同富裕。

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在考量全球经济形势后,着眼于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既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又体现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崇高理想,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全球人类共处于一个地球,每个人之间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每个国家之间的利益诉求相互重叠,对共同富裕的追求更是高度重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共同富裕观,是在谋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以更加平等的姿态促进相互发展和共同进步,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富裕。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这十年实践中,我国始终坚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呼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格局等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发展不断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就。在经贸合作方面,货物服务贸易总额连续两年全球第一,双向投资稳居世界前列,“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高质量推进;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限制措施不断减少,新的《外商投资法》通过并开始使用;在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方面,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数不断增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实施;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方面,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另一方面,中国始终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尊重他国主权的前提下,帮助更多的国家实现国富民强的发展目标,主持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维护和平发展,冷静应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抬头的趋势,呼吁各方保持地区局势稳定;积极支援他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向多个国家和组织提供物质援助,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项目。在这十年中,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身体力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力不断加强,有效促进了其他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全人类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吴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