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强国济世的澎湃动力
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邦俊
人类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精神领域,是一种观念形态,包括人类经济活动、制度设计、行为方式、日常生活等特定内涵。文化的作用是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具有传承文明、聚焦力量、规范行为、精神教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2023年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形成。在不断推进新时代的伟大进程中,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同时又展现出新的时代精神风貌。中华文化思想源远流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学派流芳溢彩。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局面;在繁荣昌盛的历史朝代里,除了传统的政治、法律思想之外,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各领风骚;在国家饱受侵略、满目疮痍的晦暗时期,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寻求救国图强的真理,形成了强烈爱国富国,发奋图强的精神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定要把传统优秀文化思想传承好、发扬好,今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精髓,正深深地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人们,文化思想的巨大价值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异常复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多年,俄乌战争、中东危机等严峻的国际形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效应影响着每一个国家。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亟需整合、创生先进的文化思想,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精神生产力”。党的二十大已经擘画了国家未来发展的蓝图,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已恰在征途。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筑新时代的文化思想,将“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改革发展战略,让精神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双力合璧,形成促进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强大推力,描绘出新时代幸福中国、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
习近平文化思想源于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又指导实践的深入开展。文化思想作为上层建筑,根植于不同的经济基础。经过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并向着第二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奋进。理论的形成源于实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思想经过淬炼,逐步形成定型化的成熟的文化思想。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思想实践产生的累累硕果,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合力内核。在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必然要落脚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中,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包括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如何激发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等多个方面,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离不开实践的落实,离不开各部门扎实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为二十大确定的文化建设宏伟目标进一步提供了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具有开放性的,而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具有开放性。文化思想的建设虽然是一个系统的体系性的工作,但是其具有的开放性保证了文化思想建设的现代性、先进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就需要一方面继承优秀文化思想,形成强大的民族文化思想基因;另一方面需要回应不断深化的新时代,形成新的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思维、文化产品。既守正又创新;既坚守本土特色,又能够吸收人类先进的文化思想观念;既服务本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文化建设的需求,又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共同的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百年复兴伟业计日可待,五洲共享命运未来在望。文化不仅是兴国、强国的精神动力,也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是党对文化建设经验的积累和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发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伟力和实践伟力,秉持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兼容并包的理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就会化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澎湃动力,引领中国,驱动世界。